统计数据显示,2015年全球种植牙使用量约1800万颗。其中美国消耗240万颗,韩国消耗220万颗,而日本只有43万颗。为何人口量更多、老龄化更严重的日本在种植体使用量上低于韩国?
因为在2012年,日本国家电视台NHK播出了以“齿科种植牙-急剧增加的医疗纠纷的原因”为标题的访谈节目,讲述多起由于医生技术不过关而切断动脉、神经管造成患者死亡、神经麻痹的医疗事故。
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国内牙医如何避开医疗纠纷,降低口腔种植风险?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——薛毅教授认为口腔种植并发症主要包括三大方面:生物学并发症、机械并发症及美学并发症。而牙医如果能术前精准诊断评估、术中规范操作、术后定期沟通随访,将大大降低事故发生风险。
一、术前精准诊断评估
薛教授作为三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曾经分享过一个小故事:2007年,在河北一家口腔医院,一位老太太种植4个植体,第二天发现大出血,经过了漫长的法律维权,医方赔了37万。事实上,这名主治医生有30年的从业经验,也曾种植过3万只植体。但在没有数字影像设备支持的前提下,即使经验再丰富的牙医,也不知道血管的位置和走向。
所以术前口腔三维重建一定要做,以明确手术中重要血管的走向、描绘神经管的位置、计算修复空间。
(薛毅教授授课中)
二、术中规范操作
如何规范化操作,薛教授也举了实例:不少牙医习惯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,理由是美国法律允许。但事实上,国内目前对其应用及停用标准相对美国有更为严格的规定。如果在术中一味按照美国标准操作,由此产生的风险就需要牙医自己承担了,毕竟发生医疗事故需要鉴定时可不会按照美国标准。
三、术后定期沟通随访
以1800W种植体,五年成功率为95%计算,平均每小时需要补充100套。而术后随访能让牙医尽早发现问题并解决,避免风险。
可见,种植作为牙科诊所目前最为赚钱的技术之一,然而,也是风险最高的一种牙科手术。只有规避医疗风险,才能让种植真正成为牙医实现小目标的敲门砖。
薛毅教授
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“终身成就专家”
口腔种植中心主任
解放军口腔医学会 副会长
中华口腔医学会 理事
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急诊专业委员会 委员
河北省口腔医学会 副会长
河北省口腔种植专家服务委员会 首席专家
河北省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
河北省牙体牙髓牙周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
国际种植学会(ITI)中国河北培训中心 主任
Nobelbiocare口腔种植中国河北培训中心主任
薛毅教授总结了多种口腔种植的围手术期、外科、法律风险防范,菲森科技的睿影像•全国巡回学术交流会特邀薛教授于2018年1月9日在安徽合肥倾囊相授。
想开展口腔种植项目、降低口腔种植风险的牙医们
快扫下方二维码报名:
Tips
1、授课时间:
2018年1月9日8:30-16:30(全天)
2、授课费用:
课程免费,含午餐
3、授课地点:
合肥市政务区新地中心A座2306
4、授课内容
《口腔种植围手术期风险防范》
《口腔种植外科风险防范》
《口腔种植法律风险防范》
《口腔种植团队建设与医患交流技巧》